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本课程视频)
AI 智能体设计原则
引言
构建 AI 智能体系统有多种思路。鉴于在生成式 AI 设计中,模糊性是一种特点而非缺陷,工程师有时很难确定从何入手。我们创建了一套以人为中心的 UX 设计原则,旨在帮助开发者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智能体系统,以满足其业务需求。这些设计原则并非规定性的架构,而是为那些正在定义和构建智能体体验的团队提供一个起点。
总的来说,智能体应:
- 拓宽并扩展人类能力(头脑风暴、解决问题、自动化等)
- 填补知识空白(让我快速了解知识领域、翻译等)
- 促进和支持我们作为个体喜欢与他人协作的方式
- 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例如,生活教练/任务管理者,帮助我们学习情绪调节和正念技能,培养韧性等)
本课程将涵盖
- 什么是智能体设计原则
- 实施这些设计原则时应遵循哪些指导方针
- 使用设计原则的一些示例
学习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 解释什么是智能体设计原则
- 解释使用智能体设计原则的指导方针
- 理解如何使用智能体设计原则构建智能体
智能体设计原则

智能体(空间)
这是智能体操作的环境。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如何设计智能体以在物理和数字世界中运作。
- 连接,而非瓦解 – 帮助人们连接其他人、事件和可操作的知识,以实现协作和连接。
- 智能体帮助连接事件、知识和人。
- 智能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们的设计目的不是取代或贬低人类。
- 易于访问但偶尔隐形 – 智能体主要在后台运行,只在相关和适当的时候轻推我们。
- 授权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或平台上轻松发现和访问智能体。
- 智能体支持多模态输入和输出(声音、语音、文本等)。
- 智能体可以根据对用户需求的感知,在前景和背景之间;在主动和被动之间无缝切换。
- 智能体可以以隐形形式运行,但其后台处理路径以及与其他智能体的协作对用户是透明且可控的。
智能体(时间)
这是智能体如何随时间运行。这些原则指导我们如何设计智能体以跨越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交互。
- 过去:反思包括状态和上下文在内的历史。
- 智能体根据对事件、人物或状态之外的更丰富历史数据的分析,提供更相关的结果。
- 智能体从过去的事件中建立连接,并积极反思记忆以应对当前情况。
- 现在:轻推而非通知。
- 智能体体现了一种与人交互的综合方法。当事件发生时,智能体超越了静态通知或其他静态形式。智能体可以简化流程或动态生成提示,以在正确的时间引导用户注意力。
- 智能体根据上下文环境、社会和文化变化以及用户意图量身定制地传递信息。
- 智能体交互可以循序渐进,复杂性不断演变/增长,以长期赋能用户。
- 未来:适应和演进。
- 智能体适应各种设备、平台和模式。
- 智能体适应用户行为、可访问性需求,并且可自由定制。
- 智能体通过持续的用户交互形成和演进。
智能体(核心)
这些是智能体设计核心的关键要素。
- 拥抱不确定性但建立信任.
- 智能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是预期中的。不确定性是智能体设计的关键要素。
- 信任和透明度是智能体设计的基础。
- 人类可以控制智能体的开启/关闭,并且智能体状态始终清晰可见。
实施这些原则的指导方针
在使用上述设计原则时,请遵循以下指导方针
- 透明性:告知用户 AI 的参与、其功能(包括过去的行为),以及如何提供反馈和修改系统。
- 控制:使用户能够自定义、指定偏好和个性化,并控制系统及其属性(包括遗忘的能力)。
- 一致性:致力于跨设备和端点提供一致的多模态体验。尽可能使用熟悉的 UI/UX 元素(例如,用于语音交互的麦克风图标),并尽可能减少客户的认知负荷(例如,力求简洁的响应、视觉辅助和“了解更多”内容)。
如何使用这些原则和指导方针设计旅行智能体
假设您正在设计一个旅行智能体,以下是您可以如何思考使用设计原则和指导方针:
- 透明性 – 让用户知道旅行智能体是一个支持 AI 的智能体。提供一些基本的入门说明(例如,“你好”消息、示例提示)。在产品页面上清晰地记录这些信息。显示用户过去提出的提示列表。明确如何提供反馈(点赞和点踩、发送反馈按钮等)。如果智能体有使用或主题限制,请明确说明。
- 控制 – 确保用户清楚如何通过系统提示等方式在智能体创建后对其进行修改。使用户能够选择智能体的详细程度、写作风格以及智能体不应谈论的任何注意事项。允许用户查看和删除任何相关文件或数据、提示和过去的对话。
- 一致性 – 确保共享提示、添加文件或照片以及标记某人或某物的图标是标准且可识别的。使用回形针图标表示文件上传/与智能体共享,使用图像图标表示图形上传。
对 AI 智能体设计模式有更多疑问?
加入 Azure AI Foundry Discord,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参加办公时间,并获得您的 AI Agent 问题解答。
额外资源
上一课
探索智能体框架
下一课
工具使用设计模式